学校首页|English

课程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大纲 > 正文

《金融学A》教学大纲(2012版)

发布人:日期:2013-09-09 10:05:06浏览数:

课程性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金融学A

课程编号

0220210430

适用专业

金融学

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

总学时

54

学分数

3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介绍金融领域中,与货币、银行相关的一般金融活动。

1知识目标:学生需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如:货币的类型、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制度的含义,信用产生的基础、信用的概念,利息及利率的含义,中央银行的性质、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含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金融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能理解并分析经济生活中各类金融现象、金融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和对待金钱,正确处理金钱与品德、感情、事业之间的关系。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教学前要求:在复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预习。

2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本教材的基础上,力求讲深讲透理论知识,并讲清重要概念、观点和思想,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精讲。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训练与实务操作。

3课程教学后要求: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相关课后作业内容。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及进程安排

序号

教学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1

金融基本理论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态、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极其构成要素

6

外汇与汇率概述、汇率的决定和影响

6

信用的含义和特征、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现代信用形式

利息及其本质、利率的种类和计算

4

利率的决定、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4

2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产生与发展

2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4

金融市场的概述及构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

4

3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货币需求

3

货币供给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

4

金融政策与监管

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

4

金融监管中对商业银行、保险业、证券业的监管

2

教学方法与策略

1课堂教学:结合指定教材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用实时金融资讯、现行金融政策、当前金融形势进行课堂讲解。

2课堂讨论:学生课堂提问、表达个人观点,分组讨论教师所提供的个人理财案例材料,并由教师给出规定时间进行课堂演示。

3课后作业:教师根据每周教学内容,布置书面作业5次,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布置学生实地调查或网上调查2-3家商业银行的现有理财产品。

4期末考试:开卷考试,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任课老师掌握。

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

1.以课程目标为指导,体现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主要采用考试、课堂讨论、小论文、考勤等方式。

2.采用平时考核和课程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百分制为评分标准,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与讨论(提交心得与体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占50%;期末课程综合考核采取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或试卷作答形式,占50%

选用教材

黄达.金融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资料

[1]包屹红.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米什金.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曲凤杰.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资本流动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9)

[4]武娜,王群勇.金融稳定还是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门限转换特征[J].当代经济科学, 20084

[5]李俊江,张东奎.日本利率政策变革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124

相关网站与主页

[1]金融界(http://www.jrj.com.cn/

[2]工、农、中、建等各大商业银行网站

大纲起草人:李水平

参与讨论人:欧璇 谢振中

系(室)审核人:刘正桥

院(部)审核人:王涛生

上一条:《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2012版)

下一条:《财政学》教学大纲(金融学专业2012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