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调研报告漫谈
易想和
学术乃治世之良药,学者乃社会之脊梁
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以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它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的意义价值:“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是工作的出发点”;“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查研究能极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调查研究是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 调查研究的步骤
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都是针对社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一般来说,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指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解答的全过程。它可以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2)收集资料;
(3)整理与分析资料;
(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这四个步骤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相一致,它的逻辑过程也是由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构成的。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1.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来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调查任务。
2.经过初步探索和文献考察(或探索性研究)明确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3.确定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澄清研究的基本概念。
4.提出研究设想,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要求,明确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
5.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
6.将调查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指标。
7.制定抽样方案,明确调查地区、单位、对象,选择抽样方法。
8.确定所需经费、器材、人员数量及其能力素质要求。
9.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大纲、表格,培训调查人员。
准备阶段对于一项调查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就能抓住现实中的关键问题,明确调查的中心和重点,避免盲目性,使调查的实施工作比较顺利,使调查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调查阶段(收集资料)
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它的任务是利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有关资料。调查的实施是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按照调查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系统、客观、准确地获取经验材料。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是一项研究成功的基本保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获得被调查的地区、单位与个人的支持与协助;
(2)熟悉被调查者及他们的生活环境;
(3)采取适当、有效的调查方式和具体方法。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调查的具体方法有问卷法、量表法、个别访谈法、座谈会、现场观察、测验法、文献法等等,调查人员在进入实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补充调查的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的调查项目。调查人员还应当认真、详细、准确地作好观察和访问的记录。
(三)研究阶段(整理与分析资料)
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全面地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分类是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归类,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大量的原始资料简化、系统化、条理化,使之适宜于进一步分析。一般用excel或spss分析数据。
在分析资料时,要采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具体分析的方式,然后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人手进行综合、抽象和理论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找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一般规律。理论分析还应当针对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展开讨论。这有助于深化原有的理论假说,得出新的理性认识。总之,研究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它不仅能为解答实际问题提供理论认识和客观依据,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能为社会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总结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总结与应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政策建议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或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等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说明。
2.将调查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领域或理论领域。应用的方式主要有公开出版、学术讨论和交流、政策论证、内部简报或汇编等。调查研究报告不能只向上级和领导汇报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应当把主要成果发掘和利用起来,为社会服务。
3.总结本次调查和研究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4.对调查研究报告及其成果进行评估。主要从科学性和研究价值这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检查本项调查研究在方法、程序、事实、数据、统计分析、逻辑推理、研究结论等方面是否有错误,对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价。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封面
1.题目
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湖南涉外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满意度不高》,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生满意――关于湖南涉外大学生满意度的思考》等。另外排版要漂亮、美观、大方。
2.署名
3.时间
(二)页码标注
(三)摘要关键词
简明扼要的介绍调查的目的、时点、对象、方法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四)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方法、主体、结尾几个部分。
1.前言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可以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思路、调查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地点选择、时间选择、对象界定、抽样方法、样本量的选择、调查方法选择(定性还是定量,具体采用何种)效度与信度的评估
3.主体(结果与讨论)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4.结尾(结论与建议)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在报告中只有局部使用或完全没有使用,但又与论文有关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程序,各类统计表,统计图等都可以放在附录中,有利于说明和理解调查报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以证明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建议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越吻合,则得出的结论就越有效,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就越有操作性、越有现实的价值。因此,必须科学的选择调查方法,科学的方法是保证调查结论效度与信度的关键与前提,没有科学的方法,可以这么说,调查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白费劲,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
调查研究方法属于典型的实证研究法。具体有:
1.按照调查对象情况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别调查
2.按照信息搜集方式
观察法,问卷法,参与法,访谈法,文献法,网络法,电话法,垃圾法,阳台法等等。
四、调查问卷的设计
整体原则:前后一致,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清晰易懂。
1.题目数量:一般不要超过30个;
2.题目类型:主要有开放式与封闭式。一般要求前后选项最好一致,如都是三等分或五等分,比较好输入软件分析。
3.题目性质:前面一般是关于调查对象个人的基本信息,中间一般是关于调查目标的演绎,最后是关于调查对象内心的、封闭式题目无法或很难衡量的想法。
4.题目安排:越是客观的,简单的,与调查对象自身的非心理因素相关的排前面,其余排后面;封闭式的题目排前面,开放式的题目排在后面(最多3个)。
五、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必须注意调查不能只调查目标公众,需考虑其他,要有系统论的思维;
2.必须注意调查不能只调查目标问题,需调查其他,须考虑万一需要其他资料无法重来;
3.必须对调查员予以培训与教育,不能代填、随便填、丢给某人填后回收。
4.但是“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不得”,“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不到”,调查研究必须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