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 | 专业必修课 | ||
课程名称 | 西方经济学 | 课程编号 | 0220211590 |
适用专业 | 会计学 | 先修课程 | 高等数学 |
总学时 | 72 | 学分数 | 4 |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分析方法,并能将这些观点和方法灵活运用,即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地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专业知识,来合理的解释生活中的各种常规经济现象和突发经济现象,并做出正确合理的应对,并形成更加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前要求学生们,已修政治经济学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理解课程内容。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笔记,听懂各个知识点,原理,了解各个结论的推导过程。课后复习,及时完成配套的习题册上的题目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到温故知新。课程后,在学习其他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时,例如: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等课程时,能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举一反三。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及进程安排
序号 | 教学模块 | 主要教学内容 | 学时 |
1 | 绪论 |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性等概念 | 2 |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基本假定 | 2 | ||
2 | 需求供给 | 需求 | 2 |
供给 | 2 | ||
3 | 弹性 |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 2 |
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 2 | ||
4 | 市场均衡 | 市场均衡及均衡价格形成、变动 | 2 |
市场均衡的运用 | 2 | ||
5 | 消费者理论 | 基数效用理论 | 2 |
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 | 2 | ||
6 | 生产论 | 短期生产函数 | 2 |
长期生产函数 | 2 | ||
7 | 成本论 | 成本的定义及分类 | 2 |
短期成本函数 | 2 | ||
8 | 长期成本 | 长期成本函数 | 2 |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2 | ||
9 | 市场理论 | 完全竞争市场 | 2 |
完全垄断市场 | 2 | ||
10 | 市场理论 | 垄断竞争市场 | 2 |
寡头市场 | 2 | ||
11 | 要素市场 | 价格歧视、各种市场类型的比较 | 2 |
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 2 | ||
12 | 工资与地租 | 工资的决定 | 2 |
地租与寻租、公平与效率 | 2 | ||
13 | 外部影响 |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垄断与反垄断 | 2 |
外部影响、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 | 2 | ||
14 | 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总值 | 2 |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 2 | ||
15 | 宏观经济指标 | 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 2 |
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消费 | 2 | ||
16 | 国民收入理论 | 国民收入决定 | 2 |
乘数理论 | 2 | ||
17 | IS-LM理论 | 投资、IS曲线 | 2 |
LM曲线、IS-LM模型 | 2 | ||
18 | 宏观经济政策 | 经济周期、失业与通货膨胀 | 2 |
宏观经济政策 | 2 | ||
19 | 合计 | 72 |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讨论、分组讨论、习题讲解等方式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际,举一反三。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
1.考试70%;
2.平时30%(考勤:10%,作业:10%,课堂表现:10%)。
注:考勤标准:
1.次不到扣考勤分3分;
2.次不到扣考勤分6分;
3.次不到者考勤分为0分。
作业标准:
1.次未做扣作业分3分;
2.次未做扣作业分6分;
3.次未做作业分为0分。
小组讨论/报告:
1.分工内容完成小组组员获基本分10分;
2.分工内容未完成小组组员基本分酌情减5-10分;
3.各小组资料提供者可获贡献分2分;
4.各小组资料汇总及发言人可获贡献分3-5分,具体加分视发言内容而定;
5.设互动分3分,授予与其他小组有讨论互动的小组。
六、选用教材
陈承明,凌宗诠,李卉.简明西方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七、参考资料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萨谬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4]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相关网站与主页
[1]经济学论坛http://bbs.cenet.org.cn/
[2]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
[3]经济生活网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
[4]人大经济论坛http://product.pinggu.org/
[5]中国金融网http://www.zgjrw.com/
大纲起草人:黄晴
参与讨论人:易红兵
系(室)审核人:李建军
院(部)审核人:李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