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English

课程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大纲 > 正文

《计量经济学B》教学大纲(2012版)

发布人:日期:2013-09-10 09:28:37浏览数: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B

课程编号

0220212650

适用专业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

总学时

54

学分数

3

课程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它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定量化研究经济现象,并透过经济现象揭示其经济活动的本质,以发现经济规律。它在现代经济学中属于主流经济学,在培养复合性经济管理人才中起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

(3)掌握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掌握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基本的计量经济学检验问题的检验和修正。

2.能力目标

(1)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

(2)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通过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经济学原理指导经济行为的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按初级水平的内容讲授,重点讲授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涉及到较多高等数学、经济学及统计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具备一定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基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理论充分融合,进而更好地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课程学习后能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简单经济现象。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及进程安排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序号

教学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1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特点、目的

2

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假定条件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2

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章小结

2

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的建立及其假定条件

2

OLS估计及估计量特性

2

拟合优度检验、显著性检验

2

置信区间、预测

2

实验教学课:项目1

2

实验教学课:项目2

2

3

模型的扩展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2

虚拟变量

2

模型检验的扩展

2

4

异方差

异方差的概念、来源、后果

2

异方差的检验

2

异方差的修正、非自相关假定

2

实验教学课:项目3

2

5

自相关

自相关的来源、后果

2

自相关的检验、修正

2

实验课:项目4

2

6

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的概念、来源、后果

2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修正

2

实验教学课:项目5

2

7

实验教学课:项目6

2

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摘要

实验学时

实验

类型

开出要求

1

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

熟悉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工作文件的建立、存储和调用,数据的录入、编辑和调用等。

2

综合性

必做

2

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预测

掌握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中的参数,并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

验证性

必做

3

计量经济模型异方差检验、修正

掌握异方差检验、修正方法

2

综合性

必做

4

计量经济模型序列相关检验

掌握序列相关检验方法

2

综合性

必做

5

计量经济模型多重共线性检验

掌握多重共线性检验方法

2

综合性

必做

6

计量经济模型综合案例分析

掌握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分析方法

2

综合性

必做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讨论、视频教学、分组讨论、现场参与及研讨式等方法和手段。

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主要体现在课程基本理论与知识点的教学上

案例讨论: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的教学上

视频教学:主要体现在课程文献与资料的展示

分组讨论:主要体现在需要竞争与合作的教学内容上

现场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学互动上

研讨式: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化上

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

1.考试60%;

2.平时40%(考勤:10%,作业:10%,讨论/报告:20%)。

注:考勤标准:

1次不到扣考勤分3分;

2次不到扣考勤分6分;

3次不到者考勤分为0分。

作业标准:

1次未做扣作业分3分;

2次未做扣作业分6分;

3次未做作业分为0分。

小组讨论/报告:

(1)分工内容完成小组组员获基本分10分;

(2)分工内容未完成小组组员基本分酌情减5-10分;

(3)各小组资料提供者可获贡献分2分;

(4)各小组资料汇总及发言人可获贡献分3-5分,具体加分视发言内容而定;

(5)设互动分3分,授予与其他小组有讨论互动的小组。

六、选用教材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七、参考资料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润清,崔和瑞.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张定胜.计量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赵国庆.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宝法.经济计量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相关网站与主页

1.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cenet.org.cn/

2.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3.国家外汇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

4.经合组织数据库:http://www.oecd.org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http://www.imf.org

6.经济杂志网:http://www.economagic.com

大纲起草人:施淑蓉

参与讨论人:易红兵詹结祥白勇

系(教研室)审核人:彭晓莲

学院审核人:李一文

上一条:《会计学B》教学大纲(2012版)

下一条:《金融学B》教学大纲(2012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