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English

课程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大纲 > 正文

管理学原理

发布人:日期:2009-06-08 17:26:12浏览数: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3020037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授课对象:经济类、管理类本科生

总 学 时:36

学 分 数:2

适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哲学、高等数学、管理心理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为培养现代管理型人才打下理论基础,通过案例讨论和参观学习,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管理学原理》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和介绍管理学一般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问题。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管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现代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提高对管理学重要性认识。阐明管理学基本问题,了解管理学历史发展,展示现代管理学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第一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的涵义: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目标

3、管理对象----管理活动(人、财、物、信息和时间)

二、管理的基本要素:

1、管理主体 2、管理客体 3、管理目的

4、管理职能和方法 5、管理环境和条件

三、管理二重性和职能:1、管理二重性 2、管理的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在简述各学派基础上,主要介绍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验学派 和权变学派的主要观点。

二、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当代管理理论最新思潮----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

三、管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一、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管理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2、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3、管理的应用、分析和实践

二、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1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2、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案例调查法 2、归纳演绎法 3、比较研究法 4、权变研究法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二章 管理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管理一般原理及其内容,对全书起一个总揽作用。 阐明管理一般原理类别,重点介绍系统、人本、动态及创新原理,指明管理实质在于创新。

第一节 管理原理概述

一、管理原理的范畴

二、管理原理的重要性

三、管理原理体系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一、系统及特征

二、系统管理的原则与模式

二、系统管理原理的应用

第三节 人本管理原理

一、人本原理的含义与特征:

1、人本原理的含义

2、人本原理的特征与作用

二、人本原理的原则

二、人本原理的内容与方式:

1、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2、人本管理的方式

3、人本管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应用

第四节 权变管理原理

一、权变管理的涵义

二、权变的依据和环境因素

二、权变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创新原理

一、创新的涵义、作用

二、企业创新的类型

三、创新的内容

四、现代管理创新的动态和趋势:1、现代管理创新的主要体现 2、现代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决 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决策理论演变和决策过程;掌握决策基本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第一节 决策基本理论

一、决策理论的演进:1、古典决策理论 2、行为决策理论 3、现代决策理论

二、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的涵义 2、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三、决策的类型和特点: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特点

四、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决策的原则:系统;适应;时效;满意;权变;行动 2、决策的程序

第二节 决策的方法

一、决策的科学化:

1、决策思想科学化

2、决策程序科学化

3、决策方法科学化

二、决策方法概述:

1、决策的方法体系

2、数量化决策和非数量化决策

3、风险型决策方法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章 组 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组织工作的基本程序,明确组织功能和设计内容,把握组织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组织的涵义与组织职能的内容

1、组织的涵义与组织职能

2、组织职能的内容:组织设计,组织运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制组织结构

2、职能制组织结构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5、矩阵制组织结构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1、组织设计及其目的 2、组织设计的任务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1、组织设计的原则 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三、组织的部门与层次设计:1、组织的部门化 2、组织的层次设计

四、职能设计:1、职责与职权 2、直线与参谋 3、集权与分权

第三节 组织的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1、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 2、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与程序:1、组织变革的内容 2、组织变革的程序

三、组织的变革策略:1、组织变革的阻力理论 2、组织变革的策略

四、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

1、分立化趋势

2、柔性化趋势

3、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

第五章 领 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领导本质、内容与领导理论;弄清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明确领导权力与本质,了解领导的一般理论与有效领导的要求,了解有关领导最新观念。

第一节 领导本质与内容

一、领导与管理:1、领导的含义 2、领导的权力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二、领导结构与领导素质:1、领导的结构 2、领导的素质

三、领导内容与领导体制:

1、领导的内容:引导、指挥、组织、协调、控制、教育、用人

2、领导的体制及其作用

第二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行为理论:1、结构维度与关怀维度组合理论 2、管理方格理论

二、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权变模型 2、路径―目标理论 3、领导―参与模型

三、领导理论的发展:1、领导的归因理论 2、领导魅力理论 3、自我领导与超级领导

第三节 领导艺术理论

一、领导艺术概述

二、用人和用权的艺术

三、决策艺术

四、人际关系艺术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激 励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激励功能重要性, 阐明激励的一般理论,明确激励的内容与作用,把握激励规律和方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与作用:1、激励的含义 2、激励的作用

二、激励过程:1、人的行为产生原因 2、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

三、激励的基本理论:

1、激励研究的几个问题

2、西方有关人性的理论

3、激励理论分类:内容型、过程型、行为矫正型、综合型。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成就需要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 2、公平理论 3、行为矫正型理论:强化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原则和方式

一、激励的原则:1、物质利益原则 2、公平原则 3、差异化原则

二、激励的方式:1、物质激励 2、精神激励 3、情感激励

三、不同层次的激励方式:

1、面向职工的激励

2、面向管理人员的激励

3、面向群体的激励

*四、激励理论创新

第七章 控 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控制职能地位,了解控制类型与过程,阐明控制基本原理与原则,明确控制的方法。

第一节 控制与控制程序

一、控制的含义与重要性:

1、控制的含义

2、控制的重要性

二、控制的类型:

1、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2、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

3、战略控制与战术控制

4、程序控制与跟踪控制

三、控制的程序:

1、控制的基本前提

2、控制的基本步骤: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第二节 控制的原则和要求

一、控制的原则:1、系统控制原则 2、以人为中心原则 3、例外与重点原则 4、弹性原则

二、有效控制的要求:1、适度控制 2、客观控制 3、弹性控制

四、选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1)赵继新,吴永林主编,《管理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孙炳?业?,管理学基础,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天津。

(3)吴照云等,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月,北京。

(4)周建临主编,管理学教程,(新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上海。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 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北京。

(6)homas S. Bateman, Scott A.Snell, Management―Competing in the New Era, Fifth Edition,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

(7)周三多主编, 管理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北京

上一条:国际金融

下一条:管理会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