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共聚元宵
人,一生要走很多步,但我们总要留几步去奔向那个家,与他们一起共度元宵。在这里,心协君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的形成:
元宵节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就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往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节日。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小故事:
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元宵节的故事,相传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但刘盈生性懦弱,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刘氏宗室因惧怕吕后的残暴,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密谋夺取刘氏江山。此事被刘氏宗室齐王刘襄知道后,刘襄决定起兵讨伐诸吕。平乱之后,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下令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的食物: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元宵,属于节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面茶,是一种流行于京津地区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山西晋中、太原等地,也流行一种面茶。面茶不是茶汤,而是将小米面煮成糊状,盛到碗中,然后在它的表面淋上芝麻酱,这样制成的。用勺把芝麻酱盛起来,拉成丝状浇在面茶上。
粘糕,元宵节除吃元宵外,还有吃粘糕的。粘糕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粱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元宵节热闹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摘自百度)
谜面: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
圆圆的月亮,相聚的情;圆圆的花灯,欢乐的情;圆圆的汤圆,温暖的情。花好月圆人团圆,疫情过后皆平安。祝大家元宵节阖家欢乐,吉祥如意。
文字编辑:鄢蓉蓉
图文编辑:鄢蓉蓉
责任编辑:曾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