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English

课程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大纲 > 正文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2012版)

发布人:日期:2013-09-10 09:45:25浏览数: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学

课程编号

0220210090

适用专业

会计学

先修课程

管理学A

总学时

72

学分数

4

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目标、基本假设、确认和计量基础、信息质量要求与核算原则、核算流程等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会计六大要素的内容以及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其编制。

2.能力目标

(1)能系统地应用《基础会计学》所学知识,根据具体的企业会计核算实务问题判断其会计处理的目标,运用会计基本假设,选择适当的确认和计量基础以及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客观实在和系统思考的作风,以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价值观,做到诚信和尽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教学前要求:在复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预习。

2.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本教材的基础上,力求讲深讲透理论知识,并讲清重要概念、观点和思想,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精讲。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训练与实务操作。

3.课程教学后要求: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相关课后作业内容。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及进程安排

1.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表:

序号

教学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1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教学大纲(2012版)、教学组织及会计入门教育;会计定义,会计的职能、对象与方法

4

会计的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

4

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假设

4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要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科目

4

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4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2

序号

教学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2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循环核算

企业主要经济概述;资金筹集业务核算

2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4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4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4

3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凭证

4

会计账簿的种类、设置、启用与登记,错账的更正

4

对账结账、账簿的更换与保管;账户的分类

4

财产清查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4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财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

4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报表;账务处理核算程序

4

4

合计

64

2.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摘要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开出要求

1

实训一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

综合性

必做

2

实训二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

综合性

必做

3

实训三

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的编制

2

综合性

必做

4

实训四

各种账簿的登记、错账的更正

2

综合性

必做

5

合计

8

教学方法与策略

1.理论教学应注重讲、练结合,制作必要的幻灯片和实例,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将理论讲解、实例演示有机结合,提高授课效率。

2.教学、考核、反馈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循环,缩短循环的周期有利于实时监控教学质量。给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3.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并给予一定的激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讲授所有的知识要点,将一些简单的、雷同的内容分配给学生,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完成预习、实践、甚至上台给其他组讲解,并能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由教师给予全面总结。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

本课程主要考查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发展、会计核算原理、会计基本等式、会计六要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循环、会计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以课程结业的期末限时闭卷考试为主,综合学生平时成绩确定最终期末总成绩,具体为:

1.考核方式:百分制

期末总成绩具体构成及比例:期末考试(70%);课堂作业及测验(9%);课堂考勤(6%),课堂笔记、课堂表现以及课外阅读和汇报(6%);单项实训(9%)。

2.考试限时及方式:120分钟,闭卷,笔试。

3.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分配: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20%);判断题(20%);会计实务及计算题(50%)。

4.题型的层次结构:识记点3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20%,综合应用占20%。考题的难易适度也可按该比例从低到高分四层次,如容易题:20%;较易题:30%;较难题:30%;难题20%。

期末考试试卷分值分大致分布如下表:

序号

教学模块

分值分配

考核题型

序号

教学模块

分值分配

考核题型

1

总论

2-4分

客观题

6

会计账簿

2-3分

客观题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7分

客观题

7

账户的分类

3-6分

客观题

3

会计核算基础与复式记账

16-22分

客观题、实务题

8

财产清查

6-8分

客观题

实务及计算题

4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循环

22-26分

客观题、实务题

9

财务会计报告

10-14分

客观题

实务及计算题

5

会计凭证

3-5分

客观题

10

账务处理程序

4-6分

客观题

《基础会计学》单项实训考核项目与内容如下表: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成绩

实训态度

出勤、实训完成进度、独立思考

20%

操作规范性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25%

会计科目准确性

会计科目使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20%

会计数据准确性

各项会计数据计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

20%

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内容、结构符合求,语句通顺

15%

评分等级

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59以内)

选用教材

邓亦文,陈洁.基础会计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单昭祥,蒋昕编.新编基础会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4]赵洪进.基础会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王莉华,李士涛.基础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肖彦.会计学基础,武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7]张方维.现代管理思想与成本会计发展略述[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6(01):57-59.

[8]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础,同“作业管理”紧密结合的“作业成本计算”[J].会计研究,2008(11):19-25.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计法[S].2000.7

[10]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1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S].2012.

大纲起草人:熊金粮

参与讨论人:陈洁谭洪芳

系(室)审核人:陈洁

院(部)审核人:王涛生

上一条:《统计学原理与企业统计》教学大纲(2012版)

下一条:《管理学A》教学大纲(2012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