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2020027
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授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总 学 时:36
学 分 数:2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专门研究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该课程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宏观性,即从宏观层面研究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二是发展性,《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理论课题,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
根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特点,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并能正确运用理论和方针政策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做好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有一个总体的基础把握;
2、牢固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沿;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中国贸易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能力;
4、学习掌握从中国贸易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发展
2.领会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对外贸易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
第三节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第二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
2.领会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对外贸易依据问题的理论
第二节 开放型经济理论
第三节 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理论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内涵、格局、战略及重要意义
2、领会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概述
第二节 出口贸易战略
第三节 进口贸易战略
第四节 科技兴贸战略
第五节 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货物贸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中国对外货物贸易的发展历程
2、领会对外货物贸易方式,构成特点
3、运用对外货物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概述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货物贸易的商品结构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货物贸易的市场结构
第四节 中国对外加工贸易
第五节 加入WTO与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发展
第五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中国服务贸易现状
2、领会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如何积极应对服务贸易自由化
3、运用如何提高我国服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六章 中国对外技术贸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现状
2、领会技术的价格估定
3、运用发展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应采取的政策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对外技术贸易概述
第二节 中国对外技术贸易的价格与支付
第三节 中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 利用外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地区,行业
2、领会产业引导政策,区域引导政策,财税扶持政策
3、运用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第八章 对外贸易价格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对外贸易价格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
2、领会中国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和对外经济效益的构成
3、运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外贸易价格
第二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第九章 对外贸易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中国实行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
2、运用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经济调控,行政手段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实行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手段
第三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
第四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
第十章 对外贸易的国际协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别国际贸易协调的概念
2、领会中国参与的必要性,原则
3、运用参与国际性和区域性国际贸易协调的途径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协调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协调的必要性及原则立场
第三节 参与全球性国际贸易协调
第四节 参与区域性国际贸易协调
第五节 中国国内的外贸协调组织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国贸专业的三大知识模块之一的基础课程,主要的是介绍基础的中国贸易原理和相关的知识。以便为后续相关的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1、选用的教材
吴建功、刘佳刚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参考教材
黄晓玲 编著《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曲如晓 主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执笔人:吴正芳
审核人:李一文